|
|
请使用QQ关联注册PLM之家,学习更多关于内容,更多精彩原创视频供你学习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x
看到了网上的一个小堵车的gif,突发奇想用NX来模拟一下。前车一直往前走,速度为标准余弦函数,具体设置详见附图(前车速度.jpg)。! M" a4 B% k# E$ U( o$ i2 y }
后车跟在前车后面,车距近了之后开始减速。
* C/ E, R" d0 B6 T: p. S/ O! k& H本附件为第三版。( H* J( A2 r) \1 z9 D2 ]( M8 c
第一版用到了智能点+传感器+电机+信号,测量两车(智能点)之间的间距,间距小于设定值,(信号设置为0,电机不提供驱动)开始减速,间距大于设定值,(信号设置为1,电机开始驱动)开始加速。4 S* b, \3 v2 Q5 ^6 w6 P; m5 @! A
思路比较简单,可以设置后车加减速的延迟时间(模拟人的反应时间)。, O; j' h9 F( `+ O
缺点比较多:1、是只能实现一次不撞车;2、电机参数和传感器参数不好设置;3、加速度减速度不可知。% f5 B6 R0 G2 }
2 L9 k6 ]0 d! c- v F8 h第二版和第三版用到了智能点+传感器+(派生+if)函数;通过派生函数获取智能点之间的间距,当间距小于设定值,加速度为负值,当间距大于设定值,加速度为正值。
! w) K4 q2 `: ]+ S+ [优点:设定参数较少,操作较少,通过直接设定加速度减速度来控制两车间距,可以实现两车次的加速减速不撞车。: I' B9 _3 o" C' g9 t0 |+ ~
缺点:1、后车减速为0后,会出现倒车;2、后车加减速无延迟。
1 _- \1 O9 [( I& y% z4 ^9 r2 ~7 Q- Y- s& P% u# g
第三版增加了速度上限和下限。控制参数如下:6 ~2 d; E* M I1 r3 C, r
缺点:1、后车加减速无延迟;2、函数比较复杂。
( D" U* p( c! T( s1 V函数1 4 {$ W, U0 L/ J# E/ z, s; |) G% g1 u
IF( Se001-10: 如果间距小于10
% p2 R4 h) U* ~$ i% s, }
0 u5 H1 f$ p7 g3 {8 [7 W5 F0 v; f IF( VX(108,1,1): 0, 0, -10), 成立,如果速度小于0,加速度为0 ,如果速度大于0,加速度为-10
# P* Q6 Q* {/ K' f9 f 0,
% z0 m, \1 i& ^" i IF( VX(108,1,1)-15: 8, 0, 0) 不成立, 如果速度小于15,加速度为8 ,如果速度大于等于15,加速度为06 d+ Z% k# `3 o# d/ ~5 ]3 q6 M
)6 s4 H2 G! J1 i: H2 O8 u( l" j
函数20 D& H+ \+ ^# r0 e# M
IF( Se001-10: 如果间距小于10% g+ x$ {, ?6 O" ^& ^' I% c' k* h
IF( Se001-5: (间距小于10)成立,如果间距小于5" j" i: }- @6 B. ?7 p* p
IF( VX(108,1,1): 0, 0, -10), (间距小于5)成立,如果速度小于0,加速度为0 ,如果速度大于0,加速度为-10
: t( M( A9 I/ ]$ Z: H0 S. d 0, * P* Z% B, H0 S) M
IF( VX(108,1,1)-15: -5, 0, 0)), (间距小于5)不成立,如果速度小于0,加速度为0 ,如果速度大于0,加速度为-56 v$ i5 h# f4 m# c
0,
# p, y, F. N7 E. r IF( VX(108,1,1)-15: 5, 0, 0) (间距小于10)不成立, 如果速度小于15,加速度为5 ,如果速度大于等于15,加速度为02 k3 l+ O6 {: y! q8 ^4 e$ @
)
B' B4 _! N. z- C! X$ C& X6 U1 H+ c5 B: E, B
5 z5 `/ k6 R) L) O4 v1 k% m* w4 |) y( e
1 _+ x5 K# A X c/ \plus,由于电机不能添加在直线副上,需要添加第3辆车绕轴转动,用齿轮齿条副转换成前车的直线运动。
6 `# I* I" s- P% A' B9 S* c4 D8 G: t+ f
+ C2 R% f% x+ b6 f
2 s) F/ \9 K* S' s* j
% x# E0 J! \1 T2 s7 m 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